网上有关“皋陶谟的译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皋陶谟的译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查考往事古迹。皋陶说:“君能诚实地履行其德行,就能有远见 ,而辅佐的臣子也能同心协力 。”
禹说:“好啊!如何去做呢? ”
皋陶说:“啊!要谨慎地修养自身,思虑深远。要亲近九族,那些贤明的人就会相互勉励来辅助 ,由近及远,道理就在于此”
禹听了这番精当的言论,拜谢说:“对呀!”
皋陶说:“啊!还要能辨别不同的人 ,安抚民心。 ”
禹说:“噢!都像这样,连帝舜也难以做到 。能识别人就是明智,就善于用人。能安定民心就是慈爱 ,百姓都会怀念他。能做到明智和受人爱戴,何必担心驩兜?何必流放三苗?何必畏惧巧言、善色 、很佞的人呢?”
皋陶说:“啊!考察人的行为有九种美德 。要说某人有美德,就要把他做的事一件一件列出来。”
禹问:“什么是九德呢? ”
皋陶说:“宽宏而又坚栗,柔顺而又卓立 ,谨厚而又严恭,多才而又敬慎,驯服而又刚毅 ,正直而又温和,简易而又方正,刚正而又笃实 ,坚强而又良善。要表彰那些具有九德的好人啊!每日能表现出三种美德,日夜都恭敬努力 。这样做,卿大夫就能保持其封地。每天能庄严地实践六种德 ,用以辅助政事于国,作为诸侯就能保持他的邦国了。对于九德能普遍推行,使具备就得的人都出来任职做事 ,才德超群的人都获得官位 。百官臣僚相互学习效法,把自己的职责事务做好,使政事与天象运转相顺应,各种事情都会成功。”
(皋陶说:)“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贪图安逸和私欲 ,要兢兢业业,因为情况天天变化万端。不要虚设百官,上天命定的工作 ,人应当代替完成。上天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常法,要告诫人们用父义、母慈、兄友 、弟恭、子孝的办法,把这五者敦厚起来啊!上天规定了人的尊卑等级 ,推行天子、诸侯 、卿大夫、士和庶人这五种礼制,要经常啊!君臣之间要同敬、同恭,和善相处啊!上天任命有德的人 ,要用天子 、诸侯、卿、大夫 、士五种礼服表彰这五者啊!上天惩罚有罪的人,要用墨、劓、剕、宫 、大辟五种刑罚处治五者啊!政务要劝和了!要努力啊!”
(皋陶说:)“上天的视听依从臣民的视听 。上天的赏罚依从臣民的赏罚。天意和民意是相通的,要谨慎啊 ,有国土的君王! ”
皋陶问:“我的话可以实行吗?”
禹说:“当然!你的话可以实行并且可以成功。”
皋陶说:“我没有别的学识,只想天天辅佐君主并对他有所帮助啊! ”
《皋陶谟》是伏生所传的今文二十八篇的第二篇,讲的是舜、禹、皋陶等人在一次会议上的讨论 。主要发言人是舜的大臣皋陶,讨论的中心问题是如何继承尧的光荣传统 ,把国家治理得更好。
篇首有“曰若稽古”这四个字,说明这篇也是后人依据古代传闻整理而成的。写成的时间,与尧典差不多同时而稍后 ,大概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学者整理而成的,寄托了儒家重要的德教思想的问题 。
先看皋陶的言论。他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以继承尧的光荣传统。
一是要知人 、安民 。
皋陶先提出:“允迪厥德 ,谟明弼谐。”就是要发扬尧的道德。禹问,该怎么发扬呢?皋陶就说了:
慎厥身修,思永 。惇叙九族 ,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
他说 ,要谨慎地修养自身的品德,多从长远考虑;以仁厚团结各宗族,推举众多贤明的人才作辅翼之臣,使政务逐步地由近及远以推行到全境。关键就在于“知人”、“安民 ”:
皋陶曰:都!在知人 ,在安民。
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 。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 ,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皋陶又说:“呵!这全在于善于知人,全在于安定老百姓。”
禹说:“唉!要都能做到这样 ,连陛下(舜)也将感到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知人要有知人的明智,才能识拔真正的贤才任职;安民要使人民得到实惠,才能使人民怀恩感德。能够知人善任 ,又能够实惠于人民,还怕什么驩兜的作乱?还需要什么放逐三苗,还畏惧什么花言巧语善于作伪的坏人呢?”
注意这里的巧言令色 ,孔子也曾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 ”的话,巧言令色,就是从这里来的。
二是提出了“九德” 。
皋陶对“修身”和“知人 ”这两条又作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九德”作为君主修身的准则 ,也是天子考察诸侯、任命百官的准则,也是知人的准则。
宽而栗,柔而立 ,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 ,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 ,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
说做人,要宽厚而也能严肃 ,要柔和也能坚定自立,要谨厚而又能谦恭,治事有为而又敬慎,要和顺 ,也能果毅,正直而又温良,简率而又有廉洁操守 ,刚劲而又踏实,强直无所屈挠而又合于义行 。
这九种品德,能昭彰为人所共见 ,而又能经常保持这样做,那就好了。有什么效果呢?
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敬六德 ,亮采有邦。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 ,百工惟时 。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 ,天工人其代之。
说这九德的功效,每天能做到其中三种,从早到晚都能敬勉遵行 ,作为大夫,就可以维护你的家;如果每天能严敬地做到其中六种,用以诚信地治理政事 ,就能有维护好诸侯的国;能够全面具备这九德而普加施行,使备有九德的人都获在(王朝的)职位,贤俊之才都能任职 ,百官们相互师法,各种职司都及时以促事功,并督勉地方长官使国家所有各家所有各种政事都获成功 。勿使逸乐腐化者占有国家职位 ,大家都要兢兢业业 、戒慎恐惧地洞察每日每天万事之几微。
三是整顿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和等级制。
天叙有典,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同寅协恭 ,和衷哉 。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
皋陶说:天所定的君臣父子等的伦常叙次 ,自有其常典 。这种典有五种,应该让这五典成为五种惇厚之典;天所制的尊卑贵贱等等的高低品秩,自有其常礼。这种礼有五 ,应该让这五礼成为五种有用之礼呀!同僚们应敬肃地相协恭诚、和衷共济呀!上天嘉命有德的人,就以五种服色按德行大小表彰、荣宠之;上天是要讨伐有罪的人,就以五种刑罚按罪行轻重以五种用刑方式执行之。这样 ,政事就无比美好了 。
皋陶认为,只有按照这些意见行事,才能保持住尧的光荣传统 ,把国家治理好。接下来,皋陶还说了句话,值得注意:
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 ,自我民明威。
上天的聪明来源于下民的聪明,上天的明威来源于下民的明威 。这是古代民本思想的一个重要表达。
《皋陶谟》这一篇,主要以探讨君臣之德见称 ,历代经师大多凭此阐释为君为臣之道,所以具有特殊意义。
其实《皋陶谟》是一个资料的大杂烩,编者硬给搞成了一个会议记录的样子。它的核心主题是皋陶论九德 ,论为君为臣之道 。此外还记载了禹治洪水的相关材料。还讲了丹朱不肖 、皋陶施象刑、夔作乐的资料,等等。
关于“皋陶谟的译文”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蛛长]投稿,不代表祖恩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one-science.com/a/8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祖恩号的签约作者“蛛长”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皋陶谟的译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皋陶谟的译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查考往事古迹。皋陶说:“君...
文章不错《皋陶谟的译文》内容很有帮助